app今年会

业界资讯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业界资讯 >
“碳达峰、碳中和” UP 论坛综述
2021-08-21 返回列表

2021 年4 月29 日,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计划学院主办,《城市计划学刊》编辑部、中国城市计划学会、《计划师》编辑部协办的“碳达峰、碳中和”——2021年第2期UP (多规合一,United Planning) 论坛顺利举行。论坛继续采用了“网络会议+线上直播”的形式,吸引了诸多专家学者、计划工作者和城市计划师生在线参与,线上参会人数超过5万人。

 

论坛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计划学院副院长张尚武教授主持。受张兵局长委托,谢海霞副局长代表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计划局致辞,对2021 年第2 期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并就“碳达峰、碳中和”这一主题的内涵进行了阐释。谢局长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 年9 月22 日第75 届联合国大会上的讲话,对中国力争2030 年实现碳达峰和努力争取2060 年达到碳中和做出承诺,这并对国土空间计划编制实施和土地用途管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碳中和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碳排和碳汇的差值为零——从碳排角度涉及能源、交通、产业、建筑等方面;碳汇角度更多要考虑对森林、草原和湿地等生态系统的保护——这就要求国土空间计划和管控要发挥更大的作用。近期部里正在研究制定关于强化国土空间计划和用途管控的指导意见,初步考虑聚焦三个方面:在区域层面,推动构建多中心、网络化、集约型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在城市层面,建设高质量城市生态系统,在减少碳排放方面做出努力;在实施保障方面,要健全计划建设实施的政策标准体系。最后希望通过系列UP论坛,形成一些成果的导向,把大家有价值的研究、措施转化为行政管理成果,共同推进绿色低碳的理念在国土空间计划和管控全过程中的贯彻。

 

同济大学副校长黄翔峰教授代表同济大学对本次UP论坛的顺利举办表示衷心的祝贺。并进一步强调,“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要深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在国土空间计划的攻坚阶段,融入“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理念,计划建设低碳城市,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正逢其时。作为双一流大学的同济大学,将继续传承“同心同德同舟楫,济人济事济天下”的校训,为国家的崛起贡献一份力量。

 

主题报告环节

 

随后进入主题报告环节,共有五位嘉宾依次发表演讲。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信息策划学院院长郑新奇教授的报告题目是“从国土空间优化与治理视角构建碳中和国土空间格局”,报告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首先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双碳目标的实现既要关注数量的变化,也要关注空间格局的变化,要达成碳中和的国土空间格局,就要在国土空间优化与治理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指导。随后阐释了构建国土空间优化治理的仿真模型系统的具体思路,提出在计划研制阶段将政策数据导入模型运算,进行模拟演化分析,并且对模拟计划评估结果进行可视化,从而构建双碳目标下的国土空间优化治理的仿真模型系统。

 

第二部分,介绍了模拟系统在方法原理和相关数据方面的探索。一是聚焦土地利用的碳排过程,在碳源部分,强调了土地利用中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所产生的碳排放情况,从而建立转换系数,得到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与双碳目标的相关联系。在碳汇方面,建立绿地、耕地、园地、水面等产生碳汇的土地利用类型的碳汇系数。通过细分碳源碳汇用地类型,建立碳排放计算方法与相关系数,对各权威数据进行模拟以支撑模型结果;二是将欧盟Metronamica土地利用预测模型与中国实际国情相结合,在时间维度上选择系统动力学(SD)模型,在空间维度上选择了元胞自动机模型(CA) 模型,在可视化过程选择地理信息系统(GIS) 模型,在评价体系中选择了碳排模块,构建了土地利用时空动力学模型,解决了国土空间计划和土地利用结构各类指标的定量耦合计算问题,并且开始向国土空间大数据智慧分析平台转换。

 

第三部分,介绍了情景方案与结果,首先是全国国土空间与碳排发展格局的预测,包括:①全国国土利用的数量结构预测变化,指出碳排放主要集中在全国约7% 的土地上。主要预测的碳排放区间值在当前的政策条件下不能达到碳排放目标;②全国碳排格局预测,碳排量显著地区主要集中在华北和广东,东中部明显大于西部。并且针对各省土地类型变化与碳排变化关系做出相关分析与判断;③人均碳排放计算预测,人均碳排量显著地区主要集中在新疆和内蒙,呈现中间低南北高的格局。而单位GDP 的碳排量在逐渐降低,呈现北高南低的格局。随后在不同情景方案下,对达成减排目标的困难与可能路径进行分析,并得到若干结论,一是在现有趋势下,我国的碳排变化难以达成双碳目标;二是综合进步指数提升是主要调控策略。单纯依靠土地的结构性变化难以达到双碳目标,但增加科技贡献,管理的进步,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土地资源,在一定程上可以促进双碳目标的达成;三是要像扶贫攻坚一样抓双碳目标。坚持国家战略引领、聚焦国土空间优化与治理、倒逼科学技术进步,驱动多条战线全面决战双碳目标攻坚战。

 

中国科学院院士、云南大学校长方精云教授的报告题目是“面向碳中和的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研究”。报告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分析了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汇现状与挑战,一是分析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大小,指出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是一个显著的碳汇,抵消了部分同期化石燃料的碳排放,而森林生态系统是固碳主体,贡献了80% 的碳汇;二是对我国未来碳汇潜力进行分析,提出未来森林是一个重要的生物量碳汇,同时农田也具有巨大的碳汇潜力;三是指出了面向2060 年的“碳中和”目标,缺乏国家尺度长期系统的监测数据、自主开发的碳循环模型有待改善、碳汇潜力估算不确定性较大、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和相关技术的系统研究不足,未来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潜力的预测也存在较大挑战。

 

第二部分阐述了现有的科学问题与主要任务,报告首先指出了三大关键科学问题,包括:①如何精确计量我国陆地碳储量及不同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参数;②如何在气候变化情景下准确评估未来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增汇潜力;③如何量化评估生态系统自然生长、环境变化、人为管理措施对增汇潜力的相对贡献。随后报告介绍了未来研究的主要任务,一是气候变化情景下,陆地碳汇潜力预测,主要关注基准年、重要时间节点、全组分碳库以及量化相对贡献;二是重大生态策划的固碳潜力研究,如现有重大生态策划固碳现状及固碳潜力、新计划中重大生态策划固碳潜力和人为管理措施下的生态策划固碳潜力;三是新增造林地的固碳潜力研究,结合遥感和国家森林清查数据,确定新增造林地的分布范围估算这些新增造林地的固碳潜力;四是其他人为措施情景下的固碳潜力研究,如可能的生物固碳措施、策划固碳等。

 

第三部分从研究基础与优势角度介绍未来碳汇研究潜力,指出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取得了若干标志性成果:①发现中国森林植被是一个显著的碳汇;②揭示中国陆地碳源汇大小及分布;③系统评估全球森林碳收支;④评估中国森林主要组分的碳源汇大小;⑤量化森林面积和生物量变化对森林碳汇的相对贡献;⑥量化环境变化对森林碳汇的影响;⑦分析重大生态策划的固碳效益;⑧揭示农业措施对中国农田碳汇的贡献;⑨系统测算中国及全球碳排放,等。

 

第四部分具体讨论未来研究方向,一是加强对现有碳循环研究平台的支持;二是开展生态系统碳循环全组分及多尺度整合研究;三是围绕2060 年实现“碳中和”目标,系统开展下述四点重点任务的研究:一是气候变化情景下中国陆地碳汇潜力评估,二是重大生态策划的增汇潜力,三是其他人为措施情景下的增汇潜力,四是生态系统增汇的技术体系。

 

中国城市计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李晓江教授的报告题目是“‘碳中和’目标下的绿色更新”。报告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指出了双碳目标的提出背景与主要挑战。部分发达国家人均GDP 快速增长的期间,都伴随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这是生活水平提高导致用能消费增长的必然趋势。我国目前正处于这个区间。并且总结了碳排增长的趋势,提出经济增长和碳排放呈倒U 关系,我国尚未到达碳排拐点,居民对物质的需求随着收入的增加先增后减,研究结果表明人均GDP约10—18 万元时出现拐点,现阶段全国人均GDP 距离拐点还存在较大距离,碳排增长空间较大,因而在2030 年达峰之后需要快速下降,才可以实现碳中和目标。伴随着我国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带来了更艰难的挑战。

 

第二部分,介绍了五个代表性的低碳社区研究。一是不同类型社区选择,案例选择重点考虑了建成时间、是否有低碳技术、居住人群结构、居住方式,并且最终选择上海、重庆、衢州、深圳等四地的五个类型社区作为典型研究对象;二是街区层面的碳排放测算,从街区层面测算了社区用能、居民出行、衣食生活等的消耗特征,并且对案例街区的人均碳排放、单位面积碳排放等主要指标进行了测算,结合不同社区类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人均碳排放量反映了社区居民生活消费水平;②单位面积碳排放量反映了社区的居住密度,一定程度上是宜居水平的体现;③生活方式对碳排放影响大,老龄化社区和年轻化高出租率社区的人均碳排量较小。

 

第三部分,分析了中长期碳排放的情景。首先介绍了社区低碳发展的情景模型架构,以丹麦哥本哈根的低碳发展历程作为主要参考,提出了低碳技术的广泛应用、低碳生活方式的推广与接受的双重路径。从生活需求与低碳技术两个维度,构建了三种低碳发展情景,指出只有通过低碳技术应用加低碳生活方式的强干预场景,才可以实现在碳达峰后的快速下降。其次,介绍了不同社区更新模式影响下街区低碳情景的推演,提出应当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社区减碳干预模式,以重庆红育坡社区为例,相对于高代价的更新模式,部分拆除重建模式可能是综合效益最高的模式。最后提出对街区层面的绿色更新建议,一是社区更新中的绿色低碳技术建议,二是社区更新中的低碳生活方式倡导,三是在社区更新的绿色低碳政策提出了相关建议。在政府领域,创新城市更新政策、加强“完整社区”低碳建设引导、加快完善社区绿色标准规范、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在市场领域,吸引市场力量参与社区建设、创新社区绿色金融服务模式。在社会与公众领域,健全社区信息公开制度,建立鼓励公众参与的体制机制。

 

上海市计划和自然资源局总规处石崧副处长的报告题目是“建设绿色低碳的生态之城—— 上海市生态空间专项计划(2021—2035 年)”,报告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上海空间计划中的绿色低碳思考。

 

第一部分着重探讨上海生态空间计划的顶层设计。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作为重要的理念,指导上海各层次的生态空间计划。在国务院2017 年批复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计划(2017—2035 年) 》(简称“上海2035”) 中,明确提出建设“更可持续的韧性生态之城"的计划目标,并提出2025 年实现碳达峰的关键节点,同时在应对气候变化、全面提升生态品质、显著改善环境质量、完善城市安全保障等层面提出了计划目标指标与策略路径。《上海市生态空间专项计划》作为实施“上海2035”的重要市级专项计划,核心任务是推动生态之城的目标落地,助力上海构建与碳达峰、碳中和发展要求相匹配的空间治理格局。

 

第二部分从目标导向、计划定位、空间格局、实施保障等四个方面,介绍了上海市生态空间专项计划的基本思考与计划探索。

 

在目标导向层面,突出“碳汇”导向,基于上海生态空间特征,计划提出“建设与卓越全球城市相匹配的“城在园中、林廊环绕、蓝绿交织”的生态空间,打造一座令人向往的生态之城的目标定位,并以三大体系、两大网络破解上海特色的生态之城内涵和支撑体系。以公园体系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森林体系构建特大城市韧性生态系统,以湿地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同步建立廊道网络和绿道网络。

 

在空间格局层面,面向区域,构建“江海交汇,水绿交融,文韵相承”的生态网络;立足市域,构建“双环、九廊、十区"生态格局;统筹全域、全要素,加强刚柔并济生态空间管控,做好生态空间分类,落实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在体系建设层面,围绕建设公园城市、森林城市、湿地城市,统一体系层级、完善构成要素、明确建设要求。全市计划构建以国家公园、郊野公园(区域公园)、城市公园、地区公园、社区公园(乡村公园)为主体,微型(口袋) 公园、立体绿化为补充的城乡公园体系;打造“两区、一网”的森林空间体系,实现“将森林引入城市,让城市坐落于森林中”;对湿地体系建立名录式管理制度,形成定期调整和更新机制。

 

在实施保障层面,首先,通过国土空间计划体系层层传导,明晰管控指标和约束空间。应对精细化管理要求,实现生态网络图则管控全覆盖,约束边界、限定强度、锚固底线,成为行业管控重要手段。其次,多途径多方式推动城市及周边地区生态保护和修复,构建形成“整体设计、全域覆盖、分类施策、综合整治、系统修复”的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格局。再次,深化近期重点区域与行动,打造市民休闲的好去处。最后,探索各层次生态空间计划成果规范与项目编制,延伸成果规范、实施机制、土地政策、设计导则等工作内容。

 

吉林省自然资源厅空间计划处董永红处长的报告题目是“加强国土空间计划体系建设,促进碳达峰、碳中和”。

 

第一部分介绍了吉林省的生态资源禀赋与发展现状,指出吉林省各类生态用地面积占全省面积50% 以上,潜力碳汇面积占全省总面积比例超过一半,但也存在农业规模化和科技化的水平偏低,过度垦殖和水资源约束、黑土质量变薄和变瘦,产业的类型能源结构均较单一,土地开发强度偏低、利用相对粗放、节约水平不高等问题。如何稳定地扩大自然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碳汇空间的价值作用,努力解决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伴随吉林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进程。

 

第二部分,指出基于体系建设,集中力量开展国土空间计划编制和计划实施,是促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加快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加快能源利用和产业结构提档升级,建设绿色低碳的全域国土空间最有效的途径和抓手。

 

在总体计划层面,统筹协调全要素,构建全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并逐级传导。一是专题研究,以绿色低碳发展为导向,开展能源、交通区域经济等5 大类14 个专题,提前谋划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二是指标体系,生态保护、农业发展、区域建设3大类15项指标体系,将“一优三高”的目标通过定量方式予以实现;三是规模管控,选取经济、社会、资源等10 项引导性要素,形成建设用地总规模指标分解体系,对长白山保护开发区、长春新区等重点区域予以单列。

 

在专项计划层面,聚焦特定空间和流域,对碳源和碳汇空间作出专项安排,并实现横向协同。一是《辽河流域国土空间专项计划》,聚焦生态空间的保护修复。提出分流域治理、分区域用途管控与市县级计划在目标导向、流域生态治理修复、区域管控等方面,实现了统一底图底数统一底线约束,同步整治修复治理,分层级分层次用途管控的横向协同目标;二是聚焦城镇空间,集约高效利用的《长春国际汽车城专项计划》,计划探索了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资源要素集聚高效配置的方式。对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土地要素配置效率,降低生产和管理成本效果积极。

 

在详细计划层面,聚焦计划落地实施,有序推进减碳、落实固碳目标,达成无缝衔接。重点强化村庄计划,编制《吉林省村庄计划编制技术规程》、制定《吉林省村庄计划工作方案》、制定《吉林省村庄分类布局工作指引》,层层传导。在计划管控层面,一是空间上严格用途管控,严守“底线”,稳定碳汇空间的总量,提高质量,增强固碳能力国土空间计划统领下编制各类空间性专项计划;二是制度上实现多规协同,在省级建立了各行业70 多项专项计划清单目录,解决计划打架,真正实现多规协同。

 

第三部分,对未来进行展望。一是要构建绿色低碳指标体系与计划实施评估模型,建立指标体系、评估模型并开展定期评估;二是构建区域碳汇格局,从碳中和视角重新审视生态安全格局,深度挖掘碳汇空间潜力,通过推进生态修复、国土绿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构建山水林田湖草高效协同的碳汇空间格局;三是建立区域协同机制,制定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地方性法规,探索省内市(州)碳达峰、碳中和的差异化时序。完善生态资源的价值核算方法,推动形成跨区域的碳补偿机制。

 

嘉宾点评环节

 

主题报告环节结束后,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的论坛主题以及五个主旨报告进行专家点评。论坛邀请了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计划学院沈清基教授、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城市和区域计划系吕斌教授、厦门大学焦念志院士进行点评。

 

沈清基教授充分肯定了各位演讲嘉宾所做的高水平的研究探索与计划实践,总结了嘉宾报告中的关键点和亮点,并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所面临的艰巨性及由此带来的创新可能发表了看法:一是目前存在一些研究空白,且对相关问题缺乏机制层次的深刻认知,表明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加强学术研究;二是与碳排放处于平台期乃至下降期的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正处于发展上升期,城镇化也处于“进行时”轨迹,经济社会发展将导致更多的能源消耗,由此可能产生相应的碳排放。由此,尤需加强对处于发展上升期过程中实现双碳目标的“中国模式”和“中国路径”研究。

 

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沈教授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其一,发挥计划学科的优势。“打铁还需自身硬”,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要从科学合理的计划开始,优化计划与低碳的作用关系与作用机制,从而强化计划对达成双碳目标的支撑作用;其二,提升计划实施与建设管理的水平。建设管理运营是实现双碳计划目标的重要制约因素,只有好的计划加上好的建设管理才能成功实现双碳目标;其三,在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抓主要矛盾与主要问题。要科学鉴别全国、区域、城市、乡村及社区乡镇等空间层面,以及领域、行业、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在目标设置、行动方案制定过程中的关键问题、突出问题与重点问题,进行重点关注与解决;其四,强调新陈代谢原则。在进行低碳化国土空间格局构建中没有必要完全另起炉灶,应合理利用原来体系架构,在其基础上进行碳达峰、碳中和整体进程的转型优化;其五,要有前瞻性思考。基于社会经济发展、技术跃进和碳效应演进的宏观趋势和规律,有必要未雨绸缪,进行融贯低碳——零碳——负碳的一体化的综合及前瞻布局。

 

吕斌教授首先肯定了5位专家的精彩发言,从学科综合性角度,认为本次UP论坛组织十分及时。本次专家发言具有综合性与多样性,即围绕不同类型的空间计划和组织,从全国、省域、城市群、市域、社区等层面,如何实现双碳目标进行分享探讨,认为这种多尺度探讨十分具有启发性。从学科科学性角度,强调系统性、综合性、科学性、合理性的基础研究的重要作用,通过结合理性思考与认真实践,报告案例都具有非常强的代表性与普适性的借鉴意义。随后,聚焦国土空间用途管控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一是希望在全国与省市的国土空间计划纲要与指南中,明确加入面向双碳目标的国土空间计划内容。形成回应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国土空间计划指南,在整体区域尺度上,形成紧凑的有序分散的科学格局,即多中心多组团的国土空间格局,以综合解决职住平衡、产城融合等一系列城市问题。在城乡协同层面,提出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城乡协同,建立自然生态与人文活动有机耦合的社会生态共生系统,而非仅仅依靠城市区域,强调在空间维度、产业维度和功能维度的城乡协同,在全域视角解决碳排放问题,通过金融联系、生态足迹联系以及自然资源联系形成空间联系城乡协同的国土空间格局;二是强调了碳交易机制、绩效评价等工作的重要性,提出建构以碳汇为基础的的激励机制、保障机制与约束机制,加强各方面基础研究和政策体制创新,将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相挂钩,对国土空间格局的碳中和进行绩效评价。构建跨区域协作的东西协作机制,提出以碳汇为基础的价值估算体系,通过经济手段约束与促进双碳目标的实现,提高各层次低碳国土空间格局建设的积极性,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焦念志院士首先点评了各位专家的精彩报告,并介绍了海洋在实现“双碳“目标中的作用。首先指出,中国海域具有一定的自然碳汇潜力,但是单靠自然海洋碳汇不足以支撑碳中和需求,必须研发海洋负排放方法技术。我国海洋碳汇理论研究已走在国际前沿,通过海洋负排放技术研发,有望成倍增加海洋碳汇储量,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因此,国土空间计划中应将海洋负排放纳入近期和中长期计划;其二,“固碳”不等于“储碳”。陆地上固定的碳到达海洋后有相当部分会被再次降解释放CO2。通过陆海统筹,减少陆地氮磷等营化肥的使用,可以减少水域环境微生物的呼吸作用,有利于有机质在环境中的保存,可以在增加的碳汇同时改善环境;其三,阐释了化学需氧量(COD) 等指标的解读误区。COD 指标指针的有机物不仅包括微生物能够利用的有机质,还包括了微生物不能利用而能在水体中长期保存的有机物,因此在利用COD 评价水体污染程度时需要区别对待;其四,中国科学家提出的“海洋微生物碳泵”(MCP)理论已经纳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特别报告、政府间海洋委员会(IOC) 海洋碳报告,为实施陆海统筹负排放生态策划和养殖海区负排放研发创造了前提,我国应及时出台有关法规,推动海洋负排放研发、建立示范示范基地、研制海洋碳汇标准,并通过我们所领导的“海洋负排放(ONCE) ”国际组织推出中国方案,为全球治理提供支撑。

 

最后,论坛主持人张尚武教授从三个方面对论坛内容作出了总结。

 

首先强调了计划建设零碳城市,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强调整体工作的系统性,不仅需要国土空间计划从本身知识领域拓展视角,也是一个涉及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系统性策划。其次,指出了实现双碳目标的艰巨性,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过程中,既要顾及我国转型期的发展压力与转型挑战,也要考虑实现双碳目标所需要的结构性变革,这些都对未来的计划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最后认为,今天的讲座既包括有原理性、方法性的基础研究,也包括归纳性、总结性的计划研究,还包括应用性、实践性的计划成果展示,要努力将这三类研究成果紧密链接,相互借鉴、相互交叉,强化产学研结合,从而提升整体工作的认识与实践水平。同时,应加强双碳研究工作与计划评估工作的结合,关注基础性研究,并将其应用在评估工作中,增强计划工作的科学性。

 

本次论坛的主题报告包含了多个城市和省份围绕“碳达峰、碳中和”建设的理论探索与深入实践,既有来自基础理论研究者的精彩报告,也有来自一线计划实践和深刻研究的成果展示,体现了演讲嘉宾和点评专家对实现双碳目标的深度思考,吸引了众多计划学界的专家代表、计划工作者和计划专业师生的线上线下参与,会场报告精彩纷呈,同步直播反响热烈。

本文来源:《
城市计划学刊

电话:0577-62739727   传真:0577-62739727

邮箱:448778273@qq.com  地址:浙江省乐清市柳市溪桥东路77号401室

XML 地图